“神药”带来新惊喜!柳叶刀子刊: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长新冠”风险

更新时间 2023-06-15 16:51:53

近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COVID-OUT最新数据显示:随访10个月,相比安慰剂,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长新冠”风险达41%,其中在出现新冠症状4天内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长新冠”风险更是降低了63%!

“长新冠”是指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如疲劳、呼吸急促、头晕、脑雾、嗅觉或味觉丧失等,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新冠后症状”。据估计,全世界约有6500万人正经受不同程度的“长新冠”。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发挥降糖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既往研究证实,其可限制新冠病毒在实验室中的复制。考虑到针对“长新冠”的预防/治疗药物有限,科研人员评估了几种疗法的潜力,包括二甲双胍、氟伏沙明和伊维菌素。

二甲双胍或显著降低“长新冠”风险 

既往一些体外实验和观察性研究提示,二甲双胍(降糖药)、氟伏沙明(抗抑郁药)、伊维菌素(抗寄生虫药)可能有助于新冠治疗,但由于研究设计等局限性难以得出结论性结果,为进一步验证这3种口服药物的新冠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了这项名为COVID-OUT的随机对照试验。

参与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为5组,分别接受二甲双胍+伊维菌素,二甲双胍+氟伏沙明,二甲双胍+安慰剂,伊维菌素+安慰剂,氟伏沙明+安慰剂进行治疗,在2020年底到2023年1月28日的研究期间,最终有1431人参与了研究,1126人同意并完成了长期随访。1126名参与者中有1074人(95%)完成了至少9个月的随访。1126名参与者中的632人(56.1%)为女性,494人(43.9%)为男性。中位年龄为45岁,BMI中位数为29.8 kg/m2。

总体而言,在1126名参与者中,有93人(8.3%)报告在300天内接受了长期的新冠后遗症的诊断。数据显示,经过10个月的随访,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组“长新冠”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3%和10.4%。

△随机分组后10个月内“长新冠”的累积发病率 

与对照安慰剂相比,二甲双胍组“长新冠”相对风险显著降低了41%; 

在出现新冠症状4天内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长新冠”风险降低了63%; 

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病毒变异株(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中,观察到了一致的结论; 

未观察到伊维菌素和氟伏沙明对于“长新冠”的预防作用。

 

二甲双胍为什么能够降低“长新冠”的风险? 

目前认为,二甲双胍之所以能改善新冠患者的结局,可能与其降糖、减重、激活AMPK、抗炎等多重机制相关。

从药理作用方面来看,体外建模预测显示,新冠病毒蛋白翻译是抑制病毒复制的敏感靶点,以前的研究证明,二甲双胍能够通过雷帕霉素抑制新冠病毒的蛋白质翻译,因此,二甲双胍在体外是一种显示出了的一定的体外活性作用。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显示出了广泛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的相关作用,在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类支气管和肺上皮细胞中,二甲双胍恢复了自噬通量,抑制了非结构蛋白NSP6的分裂,也抑制了细胞白介素的成熟和释放,同时二甲双胍还放置了体外多巴胺能神经元中新冠感染诱导的衰老表型,这也可能与预防长新冠后遗症中的神经认知后遗症具有相关性。

△二甲双胍新冠获益的可能机制 

之前的数据表明,二甲双胍的抗炎和抗感染特性可以治疗新冠感染。 最近对COVID-OUT研究参与者的病毒载量进行的分析证实了这种抗病毒效果,该分析目前可提供预印本。研究人员报告说,接受二甲双胍而不是安慰剂的人当中,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的病毒水平降低了3.6倍。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首席研究员兼助理教授Carolyn Bramante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很重要,因为长期新冠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二甲双胍是一种价格低廉、安全且可广泛使用的药物,将其用作预防措施有可能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