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4-12-08 22:34:57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管住嘴”和“迈开腿”是两大重要原则。前文已详细探讨了“管住嘴”的策略,本文将着重讨论糖尿病人如何科学“迈开腿”,因为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可能会使控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加重病情。
误区:餐后高强度运动
经常看到糖友在餐后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如快速爬楼梯、深蹲起、俯卧撑等。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利于血糖控制。餐后血糖浓度较高,如果此时进行高强度运动,血糖会急速下降,可能导致低血糖,同时还会对胃肠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正确姿势:
运动方式的选择:
糖友在制定运动计划时,需结合自身病史、并发症情况、运动基础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糖尿病人,尤其是合并有其他疾病的糖友更应注意。例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进行举重、俯卧撑等高强度运动。
运动时机的把握:
糖尿病人考虑运动时机要综合餐后血糖变化水平和自身可支配的时间便利条件以及场地因素。
不要在饥饿状态下运动,也不要在饱食后马上进行运动。一般不建议早上空腹状态下运动,应在餐后1~3小时内进行。
餐后血糖控制差的糖友可在餐后血糖高峰值抵达之前10~15分钟左右开始运动,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不同患者个体的餐后血糖高峰值抵达时间长短不一,还有的个体存在峰值延后现象,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患者自己仔细观察和记录。
运动前后的准备:
如果选择的运动方式是快走或者慢跑或者球类运动的话,最好是在运动之前先做5~10分钟的热身准备,先把四肢肌肉关节活动开。因为身体从安静状态突然进入运动状态的话,会使心肺等内脏器官突然承受较大负荷而发生意外,还可能造成肌肉、韧带、关节等损伤。
运动结束后,同样要做5~10分钟的整理放松运动,避免运动突然停止发生头晕、恶心、晕厥等意外,尤其是快跑后。
运动时间长度的控制:
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单次时间持续10分钟以上更有效。但也不要单次运动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1小时。保持有效心律下30~40分钟已足够,具体因人而异,不能勉强硬撑。运动装备的选择:
穿着舒适合脚的鞋袜,选择吸汗透气、轻便的棉质服装,确保运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运动前、中、后都要注意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运动前血糖低于5.6或高于13.9都不宜进行运动。
运动意愿与运动量的匹配:
如果运动后脉搏心跳恢复较慢,第二天感到全身乏力,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应适当减量。运动时微微出汗、身体有发热感、运动后略感疲惫但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为最佳状态。
注意用药时间与药效:
运动时不能忽略用药时间和药效发挥作用的时间,避免运动和药物双重降糖作用的叠加导致低血糖。
总之,糖尿病人运动要科学、合理、安全。在运动前做好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时机、时长、装备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运动控糖的效果,让身体更加健康。
关于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
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系出“人民健康家庭系统工程”,属于“四大系统工程”之一的“有序生命信息场工程”。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运用“钱学森系统学原理”,由好安森首席科学家何月蓉院士团队领衔科研攻关,倾尽心血打造,是“中医现代化”成果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