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3-08-09 16:44:51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钟文泽联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于冬梅团队合作利用2015-2017年全国健康与营养监测数据,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8401名已诊断成人糖尿病患者的BMI、血糖、血压、血脂、生活方式和饮食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饮食数据来自3531名参与连续3天24小时饮食回顾法的患者)后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因素控制没有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的水平。
论文发表截图--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
该研究论文于8月1日发表于国际内科学顶尖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填补了中国缺乏系统研究糖尿病患者风险因素控制情况的空白。
研究结果显示,只有1/3的患者BMI控制在正常值以下;只有4.4%的患者个体化血糖、血压和个体化血脂三项指标同时达标,其中血压和血脂达标率尤其低,仅分别为22.2%和23.9%。
生活方式方面,仍有1/4的患者吸烟,1/3的患者饮酒,1/2的患者睡眠时间不达标,4/5的患者闲暇时间运动不达标,生活方式总体达标率只有5.1%。
饮食方面,指标达标水平最低,大多数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不达标,仅有9%的患者钠摄入达标,2.5%的患者膳食纤维摄入达标。在3531名有饮食数据的患者中,只有4名患者饮食符合指南的膳食推荐。此外,以上部分指标达标率存在亚组差异,在不同年龄、性别、城乡、教育程度和BMI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报告中称,综上数据表明“中国糖尿病风险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论文中相关数据图示--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
据悉,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亟须加强对糖尿病患者风险因素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文章指出,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通过个性化管理对患者及时给予药物和非药物综合治疗,不仅需要清楚告知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指导其科学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还需向患者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工具和科技手段辅助其配合治疗。此外,必须了解每位患者的治疗目标和需求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并及时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障碍。最后,医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需要根据我国糖尿病防控现状及时调整完善,以更好地保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权益。
糖尿病是全球高发慢性病中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失明、肾衰竭以及截肢等重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目前全球5.4亿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我国有近1.4亿,每年医疗支出超过1万亿人民币,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然而,巨额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以及一系列糖尿病新药的问世,并没有带来糖尿病控制情况的明显好转。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全球多个国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均不理想。而中国作为糖尿病全球第一大国,糖尿病患者风险因素控制情况目前尚未得到系统研究。
关于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
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系出“人民健康家庭系统工程”,属于“四大系统工程”之一的“有序生命信息场工程”。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运用“钱学森系统学原理”,由好安森首席科学家何月蓉院士团队领衔科研攻关,倾尽心血打造,是“中医现代化”成果产品之一。
论文链接: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M2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