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得胃癌吗?糖尿病人该如何预防?

更新时间 2023-06-12 17:07:22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据统计,国内居民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接近50%。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致病菌,可引发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多种胃肠道疾病,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难以自愈,若不治疗往往呈终身感染状态。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会得胃癌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陈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常人并不需要定期筛查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没有抗衡性因素的情况下,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疗。

陈烨表示,对老百姓来说,要对幽门螺杆菌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既不能忽略它,也不能过度恐慌。

糖尿病人易染幽门螺旋杆菌

根据瓦费曼尼斯研究所的研究数据发现,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检测幽门杆菌感染的阳性几率,达到了65.9%。而没有患得糖尿病的人群检查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50%。也就是说,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相比于普通健康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提高了15%左右。

另外,在美国的国际健康组织的一份临床科研报告显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和糖尿病人体内高糖化的血红蛋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的概率更高。

为什么糖尿病人更易染幽门螺旋杆菌?

1.糖尿病人体内环境舒适

糖尿病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糖代谢异常损害巨噬细胞细胞移动、吞噬和细胞内病原体杀灭作用,从而有利于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和繁殖。

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胃轻瘫,胃排空功能较弱,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胃内细菌,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的过度繁殖。

2.降低胃黏膜防御能力

胃粘膜在我们的胃里,是起到一个保护胃部内壁的作用的,同时也能够屏蔽掉一部分的病菌和微生物,避免感染。

而糖尿病人的机体是一种高血糖的环境,高血糖环境中的血液循环会对血管产生病变刺激,继而引发微血管受损。胃粘膜中的微血管也会因此损坏,继而降低了其防御各类病菌和细菌感染的能力,幽门螺旋杆菌就包括在内。

另外,糖尿病患者身体里的糖化血红蛋白还会进一步刺激胃粘膜细胞,使其非常容易产生炎症,进一步也降低了胃粘膜的防御能力。

3.糖尿病人普遍肥胖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是肥胖引起的,但是大部分糖尿病人,或多或少都有肥胖的现象。

肥胖就以为这身体里的脂肪和营养过剩,并且糖尿病人因为胰腺的萎靡,往往血液里的血糖含量也非常多,这无疑给幽门螺旋杆菌提供了充足的“口粮”,成为了它们壮大的资本。也使得糖尿病人更加容易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病症侵害。

糖尿病人日常要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减少共餐的次数

如果存在糖尿病相关症状,就说明比平常人更加易感幽门螺旋杆菌。因此一些较大的饭局,聚餐还是少参加为好,频繁的聚餐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最大原因之一,切掉这一传染源,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2.不要吃太冷太烫的食物

太冷太烫的食物,在进入到我们肠胃的时候,会刺激到肠胃,继而降低肠胃存在的保护机制功能,例如胃酸分泌降低,胃粘膜收缩等等。这就相当于给了幽门螺旋杆菌可乘之机,平时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总之,糖尿病人因为特殊的代谢疾病几率,体内环境和幽门螺旋杆菌相性过于契合,非常容易引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血糖的稳定和糖尿病的治疗,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体内环境,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概率。

 

关于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

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系出“人民健康家庭系统工程”,属于“四大系统工程”之一的“有序生命信息场工程”。好安森糖尿病治疗仪运用“钱学森系统学原理”,由好安森首席科学家何月蓉院士团队领衔科研攻关,倾尽心血打造,是“中医现代化”成果产品之一。


参考文献

1.Vafaeimanesh J,Parham M,Bagherzadeh M.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 ion pre -valence: Is it different in diabetics and nondiabetics. Indian J Endo- crinol Metab,2015,19: 364-368.

2.Preidt 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 pylori Infection,Type 2 Disease. A Service of the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12,13: 20.